開始接觸音響已有20年的光陰, 不敢說自己調的音響多好聽, 不過至少經驗的累積也算是有的, 一些心得的分享, 希望能讓大家少走一些冤枉路也是功德一件.
在音響的路上, 我想最常被質疑的一點就是到底有沒有原音重現的可能,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因為即使同一把小提琴, 換上不同材質的琴弦音質就會有不同了, 你如何能期待用紙盆, 塑膠及金屬薄膜等材質製成的喇叭單體可以模擬出羊腸弦震動經由木頭共鳴腔而發出的自然聲響呢? 所以一味追求聲音像真不如去聽現場演奏還比較省錢. 好的音響可以提供如臨現場, 身歷其境的擬真感, 但是如果是想把鋼琴錄音調整成像家裡的三葉鋼琴, 我倒是可以建議省了這些功夫, 直接把音響丟進焚化爐比較快, 第一點理由是基於市面上應該不會有任何一張唱片是在你家琴房所錄製, 當然聽起來絕對不會跟在你家的琴音一樣, 第二點就是也沒有唱片是在無響室錄製完成的, 事實上要讓音響重播出像是家裡那台鋼琴發出來的聲音, 絕對是同一台鋼琴在無響室錄出來的會比在自家錄的更能夠還原真實的聲音, 為什麼? 因為在家裡的錄音已經把牆壁的反射音跟駐波一併錄下, 重播時再經一次的反射及駐波加強, 保證大家馬上奪門而出, 還有一點理由就是, 大部分家用的器材頻寬有限, 加上空間處理不佳, 一般在50Hz以下的低頻響應都有問題, 要知道鋼琴的頻寬從27.5Hz直到4186Hz, 但是大部分人連最低的八度音都無法重播卻混然不知, 也難怪常有人誤以為某唱片錄音有問題, 低音大提琴不見了, 原來根本是喇叭頻寬不足的關係.
正本清源, 我覺得要把音響調整好, 對於正確的聲響概念一定要先養成, 不同樂器在不同空間的音色表現, 音樂廳不同位置對聲音的影響, 一定要靠聽現場演奏音樂經驗的累積, 慢慢建立起來, 不然下次你問我這張在維也納音樂廳的鋼琴錄音為什麼跟你在國家音樂廳聽到的史坦威音色差那麼多, 我也只能再建議你多聽幾場現場演奏了, 因為即使同一台鋼琴, 在國家音樂廳還是台中中山堂甚至是你家, 音色皆有所不同, 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