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這一陣子因為身體的關係, 比較沒有在烘豆子, 所以有機會訂購店家的熟豆來喝, 先不論配方口味如何, 我發現即使在台灣, 也有烘焙度南北不同的情形, 不過我所說的南跟北, 是指台中跟台北做比較, 北部的豆子偏好用比較淺焙的手法來表現, 即使已經是強調深焙的綜合豆, 看起來也只到剛入二爆的深度, 而且放了好久才有一點出油的情形, 南部的豆子偏向深焙, 收到的豆子是烘好一天的, 已經都出油了, 不過看顏色大概是二爆中段左右, 還看得到一些褐色. 我想會有這種烘焙度的差異, 跟北部網友不喜歡出油的豆子很有關係吧?

試喝的心得, 淺焙跟深焙的espresso強調的東西不同, 本來是不應該一起比較, 不過我想提出一點, 淺焙的豆子就應該突顯淺焙果酸明亮花果香的優點, 結果我喝到的感覺卻是為了降低酸度, 拉長低溫烘焙的時間而導致苦味跟焦味明顯, 以及扁平的酸質表現, 而且這是兩家廠商三種不同風味的取樣結果, 反而中部的深焙豆, 不但還保有相當明亮的酸質, 而且甜味明顯, 苦味還比淺焙豆來得少, 我承認我最喜歡的義式咖啡烘焙度是在二爆中段剛出油的階段, 所以主觀上也許偏愛深焙的口味, 但是我無法接受淺焙豆烘焙產生的風味比深焙豆還多的道理, 淺焙豆因為烘的淺, 配豆比烘焙手法來得重要, 不過很遺憾的卻是相反的結果.

油脂本來就存在咖啡豆中, 只是烘焙深度決定它是留在豆子內還是被帶出豆表, 出油的豆子不易保存, 儘快喝完就好了, 實在不需要排斥出油的豆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bro 的頭像
    jcbro

    jcbro吃喝玩樂誌

    jcb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