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 不管在加熱初期有沒有先排出管路內的冷凝水, 待加熱燈熄滅打奶泡之前, 還是要將多餘的水分排出, 順便觀察蒸氣的強度, 不過請不要過度排氣, 蒸氣本身溫度下降自然會凝結成水, 前段看起來有點濕的蒸氣其實是最強最能推動牛奶旋轉的部份, 等放氣到蒸氣看起來是'乾'的時, 已經變成強弩之末不夠力了.

8. 蒸氣的強度控制最好一次轉到自己可以控制的最大程度, 不要讓牛奶噴出來就好了, 一面打奶泡一面調整蒸氣強度很容易讓蒸氣在後段變得不穩, 造成後期打出大泡泡, 所以要練習一次轉到定位(以上僅適用Silvia).

9. 打奶泡前先將蒸氣管沒入液面中央的部位, 牛奶不要超過拉花杯的二分之一, 然後轉開蒸氣鈕,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移動拉花杯直到找到可以讓牛奶旋轉然後又不會打出大泡泡的位置, 我覺得大部份人剛開始一定很難體會什麼叫做讓牛奶旋轉, 所以常常敗在蒸氣強度不夠而無法充分融合奶泡, 建議一開始拿大一點的拉花杯裝少一點牛奶, 然後將蒸氣開強一點, 拉花杯稍微移動幾次應該就可以體會了.

10. 接下來就是移動蒸氣孔在牛奶中的高度, 外國人稱之為surfing(衝浪), 位置大概都在液面下一點, 太高會打出大泡泡, 太低則牛奶轉不起來, 我無法告知確切的位置, 自己要多試個幾次慢慢體會, 另外, 如果奶泡想打厚一點, 請在牛奶溫度升高之前就把空氣灌入, 不然等溫度升高奶泡變硬就難打了, 最後我都在溫度覺得燙手時結束.

11. 一般打完奶泡後通常還會有一些稍大的泡泡浮在液面, 只要把杯子放在桌上轉圈圈再拿起來輕敲桌面幾下就可以了, 打好的奶泡看起來是平滑會反光(如下圖), 如果還有肉眼看的到的泡泡, 表示可能融合的不夠或是溫度太高造成奶泡分層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bro 的頭像
    jcbro

    jcbro吃喝玩樂誌

    jcb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