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陣子已經很少在喝單品咖啡了, 雖然手上也有不少優秀的豆子, 但是過去不管是手沖, 賽風還是美式咖啡壺, 總是很難表現出我想要的咖啡特色, 也就是在層次分明的香氣以及明亮的酸質之外, 我想要的餘韻以及回甘老是喝不出來, 這讓我不禁懷疑是否烘焙的手法有問題還是沖泡的手法不對, 不過因為我比較喜歡義式咖啡的濃厚以及多變的玩法, 所以暫時也沒去研究這個問題.
不過最近在看過日本台"老師沒教的事"有關手沖咖啡的特集之後, 又讓我對單品咖啡點燃了一絲希望, 這集的節目特別請到日本咖啡大老田口護來示範手沖的技巧, 也介紹了一些咖啡粹取時的變化, 其實這些技巧在網路上大部份都可以找到資料, 唯一讓我感興趣的是節目中使用的咖啡粉, 居然是相當粗的研磨度, 而且顆粒大小不一, 最粗的顆粒大概就像即溶咖啡粉那樣, 本來我也覺得磨那麼粗會不會味道出不來口味太單調, 不過最近試驗了一個禮拜, 連過去喝咖啡一定要加糖的訪客, 現在可以直接喝黑咖啡還直說好甘好甜, 我想應該不是我個人的錯覺吧.
以下分享一下我目前的沖泡的心得, 不過因為我喝單品的經驗並不算多, 所以僅供參考喔! 我過去手沖的研磨度大概以Rocky來講大多在25-30之間, 常常會有太苦的情形, 而且咖啡放涼之後會變澀, 目前的刻度約在35-40間, 沖泡時先悶蒸讓咖啡粉膨脹, 待表面變乾之後再次倒水並且控制水量盡量不要產生大泡泡(好難), 每次倒水直到淹過咖啡粉即停, 來回沖泡到水面的小泡泡顏色變淡就好了, 現在泡出來的咖啡, 濕香氣會弱一點, 不過入口之後就是甜甜甜, 酸度較柔和但是不澀, 重點是喉韻跟回甘都出來了, 喝完嘴巴會有淡淡水果香跟焦糖甜, 即使咖啡放涼也不會變澀, 好喝